2025加拿大大选:为什么这次选举难以预测?

在大多数选举中,民意调查员和专家往往可以从多个方向预测选情走向。历史经验、选民情绪、经济环境、在任优势、对变革的渴望等,往往会在选举前夕形成一个清晰的趋势信号。

图片来源:Global News

然而,2025年加拿大联邦大选的局势却与常规选举大相径庭——所有信号似乎相互矛盾,民意摇摆不定,结果充满不确定性。


多重信号彼此冲突,令局势更加扑朔迷离

在安大略省上一轮省选中,选前民调、选民满意度、经济信心等关键指标一致显示有利于道格·福特的保守党,选举结果也如预期般平稳。

而如今的加拿大大选环境却完全不同。

自由党换帅在即,由前央行行长马克·卡尼接替贾斯汀·特鲁多率领执政党进入选战,这一“非在任、却是继任”的领导安排,使得“变革”与“延续”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。

历史上,加拿大曾出现类似继任场景:1993年金·坎贝尔接任布莱恩·马尔罗尼,结果大败;但2014年凯瑟琳·韦恩接替麦坚迪,却赢得多数政府。

两位继任者命运迥异,也反映出加拿大选民对“变革”与“稳定”的复杂态度。


经济不安情绪高涨,但未必转化为选票

益普索民调显示,加拿大人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悲观程度已接近2008年大衰退时期的水平,未来六个月的预期更为低迷。虽然通胀和利率有所下降,但个人财务状况普遍未见改善。

社会情绪也趋于负面。过去两年,加拿大社会凝聚力因经济焦虑和资源竞争而受到侵蚀。尽管部分选民在民族情绪上表现出对国旗的认同感提升,但这并未显著转化为对政府的信任。

按照传统选举逻辑,这类情绪通常对在任政府不利,有利于保守党。

但此次情况有所不同——因为**特朗普与美国的潜在贸易战风险,也让不少选民更倾向于信任有经验的执政党领袖来应对外部冲击。**在这一议题上,卡尼表现优于保守党领袖博励治(Pierre Poilievre)。


民意转向频繁,投票意向仍未成型

选民意向同样出现显著波动:两个月前,保守党在全国支持率中领先自由党26个百分点,并保持一年多;如今,自由党反超保守党6个百分点;同时,新民主党(NDP)和魁北克党在各自支持区也出现衰退。

如此剧烈且迅速的转变,显示出选民仍处于观察与犹豫之中。


“变革渴望”是关键变量,保守党仍未形成足够替代力

选举最终往往由选民对“变革”的强烈渴望与“延续”的可接受程度之间的拉锯所决定。

益普索2024年12月民调显示:仅23%选民认为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值得连任;高达77%的人希望变革——创历史新高。

但到了2025年3月,这一数据变为:58%的人仍希望改变;但已有42%的选民表示愿意在卡尼领导下“保持连续性”。

在多党制背景下,42%的支持度往往足以组成多数政府。

这说明:选民依然想要改变,但他们认为卡尼的“换帅不换党”模式已提供了足够的新鲜感与稳定性之间的平衡。


结语:这是一次“不确定性之选”

从经济信心到党派更替,从领导人形象到外部风险,从情绪波动到民意反转,加拿大2025年联邦大选呈现出极为混杂的信号。

博励治虽受“变革”逻辑所利,但未能充分聚集信心与势能;而卡尼虽属执政阵营,却部分化解了反对情绪的集中攻击。

除非选战过程中出现强烈趋势汇聚,否则这场选举,很可能仍将充满悬念,甚至最终以小幅优势决定政局走向。

文章来源:https://globalnews.ca/news/11095443/why-this-election-might-be-hard-to-predic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