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加拿大央行近期已正式启动降息周期,并在市场预期中继续释放宽松信号,但许多购房者和业内人士发现,各大银行和贷款机构提供的固定房贷利率并未同步下调,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。这一现象引发广泛疑问:为何央行开始降息,房贷利率却出现上涨?

首先需要理清的是,加拿大的房贷利率可分为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,二者所受影响机制截然不同。浮动利率通常与加拿大银行系统的优惠利率(Prime Rate)挂钩,而Prime Rate的变动与央行政策利率直接相关。因此,当央行宣布降息后,银行可能同步下调浮动房贷利率,借款人可较快感受到利息支出下降。
而固定房贷利率则不同,其定价基础并非央行政策利率,而是以加拿大政府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主要参考指标。银行在设计5年固定利率产品时,通常会在该国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或利润空间。也就是说,固定房贷利率的变化更多取决于市场对未来利率、通胀与经济走势的预期,而非当下的政策利率本身。
近期固定利率上涨的根源,在于债券市场对未来经济和利率路径的重新定价。尽管央行已迈出降息的第一步,但通胀数据反复、全球经济复苏尚不明朗,以及美国联储尚未正式降息,都令投资者对加拿大未来利率持续快速下调的预期趋于谨慎。结果是,加拿大5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出现反弹,带动固定房贷利率同步上行。
此外,银行自身的融资成本上升也是推高房贷利率的另一重要原因。商业银行发放房贷往往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,例如发行按揭支持证券(MBS)等方式。如果市场利率整体上扬,银行融资成本自然增加,相应地,贷款利率也会作出上调,以确保风险覆盖和利润空间。
简而言之,央行降息反映的是当前货币政策立场,而固定房贷利率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的判断。若市场预期利率不会持续下行或通胀仍具粘性,即便当前基准利率调降,固定利率也可能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调。
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,购房者应在选择贷款产品时慎重权衡。浮动利率在降息初期或许更具吸引力,但长期风险不可忽视;而固定利率虽更稳定,但需要结合债券市场走势进行判断。
在未来数月,央行利率政策与市场利率走势之间的联动仍将受到诸多变量影响。持续关注宏观经济数据、债市表现以及北美货币政策动态,将有助于各方做出更加理性和精准的房贷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