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大略省科灵伍德(Collingwood),这座位于多伦多以北两小时车程的小镇,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复杂的转型。从20世纪末告别百年造船工业至今,这里原本以风景秀丽、滑雪胜地和悠闲的度假氛围吸引游客。然而,随着疫情后的城市外溢、远程工作兴起以及大量高收入人群和新移民的迁入,这座镇级社区如今面临着房价飞涨、基础设施承压和本地居民被挤出的多重挑战。

图片来源:X@Rudderless_TRVL
昔日造船厂地块,如今起高楼
在科灵伍德最具象征意义的变化之一,便是昔日造船厂旧址的重开发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施工现场,焊工、电工、油漆工正为数百万加元的滨水豪宅忙碌。数据显示,科灵伍德2023年12月的平均房价达到了81万加元,对一个仅有2.8万人口的小镇而言,这一价格几乎等同于大多伦多郊区。
当地房地产倡导者、前经纪人谢本-艾迪(Marg Scheben-Edey)直言,小镇正在变成“洗碗工与亿万富翁共存的社区”。她指出,不少新居民拥有价值三四百万的度假别墅,但一年只住几天;而本地年轻人和服务业工作者却因租金高涨而苦苦挣扎。
滑雪热潮引爆的连锁反应
这一切的根源,部分可追溯至1990年代邻近蓝山度假村的建设。作为前往滑雪胜地的中转枢纽,科灵伍德逐步吸引了度假物业投资与高收入远程办公者。镇政府为此投入巨资拓宽道路、扩建水厂、加强对Airbnb等短租市场的监管。平均租金自当年600元攀升至目前2600加元,本地青年几乎难以立足。
与此同时,主街的商业面貌也随之重构。街头满是高端瑜伽装、豆蜡蜡烛、宠物有机食品店;曾靠本地消费维系的老店,如38年前开业的珠宝店老板颜芳所言,“一切都变了,人更有钱了,但也更陌生了。”
本地人住不起房:增长的反噬
在城市规划专家眼中,科灵伍德所经历的,正是“富裕型增长”对中低收入群体造成结构性排斥的典型案例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一趋势并非局限于一个镇——整个Grey-Simcoe联邦选区,甚至邻近的Shelburne等地都正加速复制这一轨迹。
根据官方预测,科灵伍德到2041年人口将增长近50%,达到4.15万人。镇政府已修订规划章程,鼓励“加密化”发展,允许建造更高密度住房,并倡导业主开发副单位(如地下室套房)缓解租赁压力。此外,政府还计划投入2.7亿加元扩建从乔治亚湾取水的饮用水厂,以支持未来建设。
然而,快速增长带来的挑战显然超出地方财政承载能力。交通拥堵、租赁危机、无家可归现象——这些传统上属于大城市的问题,正逐步成为小镇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谢本-艾迪呼吁联邦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住房可负担性政策,而非“杯水车薪”式的零散措施。她强调:“如果我们不想让这一整代本地人被挤出家乡,政策制定者必须正视非都市区的住房危机。”
她的担忧并非孤例。随着远程工作常态化、城市生活成本高涨,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与中产家庭将目光投向中小型城镇。科灵伍德的现象不过是更广泛趋势的一面镜子:“二线城镇的高端化”,已经不再是预测,而是现实。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theglobeandmail.com/canada/article-collingwood-ontario-federal-election-2025-postcard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