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今天首次签下抵押贷款的年轻人来说,“滞胀”或许只是教科书上的术语。但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未来几周持续升级,加拿大有可能在2025年底前,步入这一被称为“最难调控”的经济状态。这不仅会让经济增长乏力,同时也会推高物价水平——而这一切,将首先体现在利率与房贷成本上。

图片来源:Sean Kilpatrick/THE CANADIAN PRESS/Postmedia files
滞胀将如何影响加拿大房贷市场?
所谓滞胀,即经济增长停滞(甚至衰退)与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出现。它的可怕之处在于,央行为了抑制通胀不得不加息,但加息又会加剧失业和经济疲软。对于依赖债务的住房市场而言,滞胀是致命组合:买家购房能力下降,借贷成本上升,购房意愿急剧萎缩。
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,近9%的就业岗位直接依赖对美出口。如果特朗普于下周三按计划启动针对进口汽车的“永久性”25%关税,不仅制造业将承压,就业市场也可能在4月起出现结构性回调。
与此同时,通胀压力也可能通过关税加快传导。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关税仅会带来“一次性价格调整”,但一旦企业与消费者预期发生变化,其影响可能演化为多年的通胀长尾效应。
这在历史上已有前车之鉴。上世纪80年代,加拿大曾经历33个月的高通胀期,结果是抵押贷款利率在短期内飙升超过400个基点。对一笔标准的30万加元房贷来说,这等于月供增长超过600元,总成本增加近6万元。
当前的信号:债市已率先反应
房贷利率的走势并不完全由加拿大央行控制,其背后的风向标是债券市场。债券收益率对通胀预期极为敏感,通常在央行政策动作前数周甚至数月提前作出反应。
若关税引发物价上涨、赤字扩大、央行再度收紧政策预期加剧,债券收益率上行、房贷利率反弹几乎是必然逻辑链条。尤其是浮动利率产品,将直接受到市场流动性与风险溢价的双重压力。
政策制定者的两难
面对这一局面,加拿大央行的政策空间有限。副行长Toni Gravelle在1月时曾轻描淡写地称滞胀“复杂”,但显然,这并非仅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的问题。加息或许能遏制通胀预期,但也可能令经济陷入更深衰退;而一旦反应过慢,又会重蹈2021年“错判通胀”的覆辙。
更大的希望寄托在财政政策层面。如果贸易冲击成真,联邦政府很可能出台定向财政援助与本地制造业刺激计划。但这类政策同样可能加剧通胀,进而推升利率、债务成本。
因此,无论是贷款人还是购房者,都面临更复杂的决策环境。
如何选择抵押贷款条款?
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,锁定贷款利率、控制持有成本成为关键策略。以下是当前可参考的策略建议:
- 五年期固定利率低于4.00%的产品值得优先考虑;
- 组合型贷款(固定+浮动)可在利率波动中保持灵活性,目前部分产品在4.15%左右;
- 三年期固定利率虽然短期成本较低,但可能不足以覆盖潜在的滞胀周期;
- 对于现金流敏感型家庭,应优先考虑还款稳定性,避免浮动利率下的波动风险。
若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出口持续加压,滞胀可能由理论走向现实。对于已负债买房者而言,提前应对利率风险,是确保财务健康的第一步。
当然,若政策发生变化、关税止步、利率继续下降,购房者仍有机会重新调整节奏。但在此之前,更稳健的贷款策略、更理性的购房预算,才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下的保障。
文章来源:https://financialpost.com/real-estate/mortgages/youll-rarely-hear-the-word-stagflation-uttered-by-central-bankers-for-good-reas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