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宁静的士嘉堡Collingwood公园,如今也难逃“露宿潮”的波及。这个位于Sheppard Avenue East和Kennedy Road附近的社区绿地,原本是居民散步、孩子游玩的清静角落,如今却被11顶帐篷占据,成为无家可归者的临时栖身地。

图片来源:Google Map
这并非个案,而是整个多伦多无家可归者危机加剧的缩影。据市府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15日,全市81个地点共记录到248个帐篷或其他临时结构,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0%。街头露宿者已不再局限于市中心,而是向城市边缘、峡谷、溪谷地带扩散。

图片来源:Global News
疫情初期,市中心的Lamport Stadium Park和Trinity Bellwoods公园一度成为露宿者集中营地。随着清场和执法加强,这些“显眼地点”逐渐被清理,但无家可归者并未消失,而是迁往更隐蔽的地区。
Dufferin Grove公园目前是全市最大帐篷营地,有24个帐篷;Riverdale Park East和Alexandra Park分别有17个和16个帐篷。而首次出现帐篷的地点,如Black Creek旁的Derrydowns公园、West Hill的Galloway公园、Rosedale山谷等,也开始纳入统计。这些以往安静的区域,如今也成为露宿热点。
在Collingwood公园,去年此时只有一个帐篷,而三年前则完全没有。外展人员Greg Cook指出,这一变化与附近Delta酒店避难所的关闭有关。那是疫情期间设立的临时庇护场所,但关闭后,许多居民被迫接受“搬回市中心宿舍”或“露宿街头”的选择。许多人宁愿搭帐篷,也不愿回到资源紧张、缺乏隐私的避难所。
据市府数据,今年冬季平均每天有超过100人因庇护所床位不足被拒之门外。随着天气转暖、临时供暖中心关闭,帐篷营地数量预料还将进一步上升。
市府虽已制定新策略,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帐篷营地提供住房支持,配套安保措施、住房申请协助与税务服务,并于近日获得联邦2580万元拨款,用于扩招外展人员、加强医疗和成瘾服务合作。但Greg Cook坦言,这些措施只能“略好于现状”,面对日益增长的街头人口,远远不够。
“资源被集中在大营地,反而迫使人们躲到更隐蔽的角落。”他说,许多无家可归者为了减少被清场的风险,开始选择溪谷、林地甚至高速桥底等不易被发现的区域。

图片来源:Toronto Sun
他还观察到,越来越多人改用防水布、废弃木板等材料搭建简易结构,而不是帐篷。因为目前能提供帐篷的援助机构变少,整个救助网络正面临资源紧张的局面。
Cook表示,街头露宿危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。他预测,多伦多将看到更多“隐形帐篷”的出现——藏在城市盲区、峡谷、废弃地带的临时住处。“这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。”
随着庇护系统压力上升、房价居高不下、支援网络承压,多伦多的无家可归者危机正逐步从市中心扩散至城市各个角落,成为城市治理与社会公平的一道严峻考题。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thestar.com/news/gta/torontos-tent-encampments-are-up-20-expanding-into-areas-theyve-never-been-found-in-before/article_66b92f5c-e890-4aa1-89c7-dc6b330922d5.html